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首页 >> 民意 >>公益论坛 >> 武汉市文明单位创建的做法、成效及主要问题
详细内容

武汉市文明单位创建的做法、成效及主要问题

时间:2017-04-04     【转载】   来自:湖北慈善公益网

  近年来,我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在健全机制、完善推评、创新管理、发挥作用上下功夫,着力提升文明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力增强文明单位的社会责任和示范引领,进一步夯实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层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要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发《武汉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文明单位创建的内容标准、申报评选、表彰管理和奖励等制度,使全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各级文明单位坚持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提高干部职工文明素养、提升单位形象、促进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普遍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一把手亲自挂帅的领导机构,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单位各部门共同抓的创建机制。坚持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文明单位的奖励,同时把创建文明单位的成效作为考核单位领导班子、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促进了各级文明单位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市有全国文明单位15家,省级文明单位327家,市级文明单位1104家。

  2、严格对标创建,提高创建实效。坚持每三年一届开展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及每两年一届开展市级文明单位推荐评选工作,围绕组织领导有力、思想教育深入、创建活动扎实、服务优质高效、文化氛围浓厚、管理民主科学、工作实绩突出、内外环境优美等8个方面评选内容和标准,按照归口申报、择优推荐、检查考评、审核把关、研究决定的程序,抓好市级文明单位的申报评选和日常管理。对申报推荐的文明单位,坚持达到“四有”、“三大”、“三高”要求,即有创建总体规划、有创建年度实施方案、有创建落实措施、有长效创建机制,创建工作力度大、变化大、成效大,创建参与率、支持率、满意率高,不断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组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经验交流,指导江汉、江夏、东西湖等区开展文明单位集中培训,组织文明单位到全国、省、市文明单位考察学习,交流文明单位创建做法和经验,收到良好效果。

  3、建设网上平台,加强动态管理。研发并在武汉文明网运行“武汉市文明单位动态管理系统”,出台《武汉市文明单位动态管理考核测评表》,要求文明单位开展网络在线创建,定期更新上传考核材料,并以此作为推评文明单位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推动了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实行文明单位届期制,加强动态管理,市区征求纪检、公安、卫计委、食药监局等部门的意见,实行一票否决,同时对在本届期内创建工作滑坡的单位予以淘汰,对新申报单位、提档升级的单位严格把关,实行总量控制。坚持在媒体上对拟表彰文明单位进行公示,面向社会开展监督,有力把住了文明单位创建的质量关。

  4、强化社会责任,发挥引领作用。近年来,我市各级文明单位结合自身职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保持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中发挥了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在营造创建氛围上,文明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公园广场、工地围档、媒体报纸、户外大型电子显示屏等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大力普及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在规范窗口服务上,各行业窗口文明单位用浓厚的创建氛围、高效的服务效率、规范的服务标准、完善的便民设施,窗口的“小文明”折射出城市的“大文明”。在结对帮扶上,全市文明单位充分发挥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深入推进文明单位结对共建美丽乡村活动,实行一对一与村结对共建,积极为帮扶村修建道路、建设文化宣传栏、修建文化广场等,为促进农村脱贫致富、促进乡风文明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2015-2016年,全市文明单位与新城区956个村开展结对共建,共建项目达1930余个。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1、各文明单位重视程度、创建力度还不平衡。少数单位领导对单位业务工作抓得紧,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抓得松,依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有的单位领导看重文明单位的物质奖励,因而存在着拿牌子时积极、牌子到手后松劲的现象。一些单位领导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停留在表面,对文明创建工作研究不深入、布置不具体、措施不到位,创建效果大打折扣。

  2、一些文明单位在创建中存在围绕中心、服务中心还不够的问题。文明单位创建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紧单位中心工作,这样才能有为有位有生命力。在实际创建中,一些单位对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简单应付,不去贴紧单位实际,不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从而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削弱了文明单位创建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3、文明单位创建品牌、亮点还不多。我市文明单位创建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亮点和品牌,如百步亭社区志愿服务、崇仁路小学“以德立校”等,但总的来看文明单位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一些单位创建标准不高,满足于过得去,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加以解决。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