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梦县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应对人口老年化时间:2017-01-23 云梦县地处江汉平原北部,是全国地理版图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市之一,全县人口57.7万人,拥有60岁以上老年人9.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1%,每年有近10万人外出打工,解决五保老人、社会老人、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成为新社会关注的焦点。为积极应对人口老年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列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强化项目建设,使全县养老服务业发展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为建设幸福云梦、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政府主导,统筹规划 云梦县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将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县、乡(镇)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民政部门根据规划,制订推进全县养老服务业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促进养老服务业项目建设整体推进,推动养老服务业协调发展。全县到2020年计划完成现有11所农村福利院升级改造;建民办福利机构2—4个;建社区标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45个;建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托老所)180个,全县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35张,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服务优良、运行规范、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国办社会福利机构的转型升级,改革服务模式,改进工作方法,转变服务方式,由传统的服务型向养护型、医疗型转变,推动全县养老服务业向高标准、深层次发展,建设“幸福云梦”。 二、上下合力,高位推进 近年来,云梦县委、县政府把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实事工程,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破解发展难题,采取财政拿一点,上级争取一点、单位筹一点、社会赞一点的方法,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先后筹资近亿元,县、乡、镇、社区、村、民办合力推进平台建设,促进了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一是“中心”高标准建设。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00亩,养老住房11栋,床位1000张,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的花园式云梦县社会福利中心,成为全市示范养老服务机构,受到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充分肯定,孝感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社会福利中心作为全县重大项目建设亮点工程,代表云梦迎接孝感市拉练观摩,受到参观者的一致好评。中心的建成,不仅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受到社会老人的青睐。同时,在全县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成为全市一流。二是社区养老发展提速。先后投资1800余万元,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5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20个,为社会老年人、农村空巢老人代养、寄养提供便利服务,深受老年人的欢迎,社会效益凸显。道桥镇新堤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不仅解决了本村老人临时代养,而且吸引临近村老人申请住居,其作法在全县推广。2014年《中国社会报》以“这里比儿女照顾得还好”、《孝感日报》以“孝景新成”作了报道,在社会上造成了好的反响,形成爱老、敬老的正能量。三是民办机构政策落实。云梦县依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制订了一系列支持民办福利机构的措施,鼓励单位、个人、民营企业兴办福利机构。对单位、个人兴办民办福利机构从土地征用、建设工程征税减免,床位补贴按政策落实到位,全力地支持民办福利机构发展。目前,云梦县首家民办福利机构投资300万元,建床位120张的“夕照红枫”敬老院落成投入使用,为减轻人口老年化带来的养老服务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农村福利院升级改造。近年来,先后投资2500万余元,对道桥镇、倒店乡、伍洛镇、义堂镇、吴铺镇、沙河乡、清明河乡、隔蒲潭镇等9所农村福利院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农村福利院规模扩大,服务环境改善,床位增加,床位使用率均达100%,达到了全市农村福利院建设标准。建成了吴铺镇“别墅式”,倒店乡、曾店镇“花园式”农村福利院。今年,吴铺镇农村福利院将按照省级农村福利院标准达标,争创全省农村福利院一流。 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为了给院民营造一个舒适、安全、幸福的生活环境,全县各养老服务机构根据服务、安全及管理工作的需要,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开展热心服务、亲情服务,着力打造老年人温馨、幸福的家园。全县各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健全了《工作人员守则》、《卫生防疫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夜间巡查制度》、《食堂管理制度》、《老人进餐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娱乐室管理规定》、《收费标准》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规定,用制度管人、管事、办事。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坚持24小时值守,全天候服务;组织院民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娱乐健身活动;院里老人生活科学安排,日计划、周安排,每餐不同样,生活条理、有规律;严格收费标准,按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执行,合理尽情,院民能接受。实行目标考核,将责任分解到岗位,落实到人,月检查、季考评、年考核,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尽心、尽职、尽责做好服务工作,使院民享受到“家”的亲情,感受到“孝”的温馨。 四、人文关怀,温馨服务 工作人员视老人为亲人,贴心服务,亲情服务,温馨服务,让老人们在院生活充实、美好、幸福。一是亲情服务,让老人舒心。为保障老人在院安全,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值守,白天为老人们端茶送饭,整理内务,清理卫生;晚上查房,帮老人盖被,问寒问暖,让院民生活安心、舒心。二是精神慰藉,让老人开心。院里老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经历,年轻时养儿幼女,谋生计,如今年纪大了,女儿外出打工,创业谋发展,老伴过逝早,身边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心里空虚,为使老人心理上得到慰藉,工作人员拉近与老人间的距离,经常和老人们促膝谈心、拉家长,听老人讲故事,谈经历,逗老人开心,让老人们高兴、快乐地过好每一天。三是精心照料,让儿女放心。为院民建立健康卡,定期组织检查,老人小病不出院,工作人员端水喂药,细心照料;大病及时送医院医治,派专人护理,让子女们工作安心、放心。院民们深有感受地说:“如今党的政策真好,工作人员比子女照顾得还周到,我们越活越幸福,越活越想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