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首页 >> 民意 >>调研报告 >> 关于我市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详细内容

关于我市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8-10-15     【转载】   来自:湖北慈善公益网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在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对《关于加强我市水资源环境治理的建议》的大会发言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围绕“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组成了以分管副主席为组长、中国地质科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水资源学院有关专家学者和部分市政协委员参加的专题调研组进行了深入调研,组织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开展了集体视察,召开了专题协商议政座谈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水资源基本现状


  我市处于海河流域,境内主要河道有泲河、槐河、洨河、滹沱河、磁河、沙河等6条河流。全市平均水资源量21.16亿立方米。西部山丘区建有各类水库228座,总库容37.84亿立方米,其中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总库容27.81亿立方米。东部平原地下水平均埋深35.81米,分布有13.7万眼机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整体建成通水后,将使我市水资源量增加7.82亿立方米(其中市区供水4.5亿立方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与发展,市环保局、水务局等有关部门,依法保护饮水安全,强力推进污水治理,积极实施水环境生态恢复,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再生水、雨水利用,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使我市的水资源得以有效保护,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严重匮乏。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来衡量,我市属于极度缺水地区。据调查,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9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在全省11个设区市中居第六位(位居承德、秦皇岛、张家口、唐山、保定之后)。 2001年至2010年,全市年均用水量约33亿立方米,年均缺水10亿立方米左右,缺水率43.5%。

  (二)水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一是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到2013年底,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已由开采初期的7—8米下降到37.15米,年均下降近1米。主城区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影响面积已逐渐扩大到450平方公里,漏斗中心最大水位埋深达47.8米。目前,平原Ⅰ含水组已疏干,平原西缘Ⅱ含水组面临枯竭。尤其黄壁庄水库除险加固时,副坝采取了截渗墙措施,更减少了包括市区在内的水库下游地区地下水侧向补给。二是河道断流、功能退化。目前,6条主要行洪河道,除洨河和黄壁庄水库上游河段外,其余河道基本上常年处于断流状态,平原区河流已出现“有河皆干”局面。三是水质恶化现象严重。地表水方面,在有水的406.4公里监测河段中,水质劣Ⅴ类的河段161.0公里,占监测河段的39.6%;水质为Ⅳ类的37.0公里,占有水监测河段的9.1%;水质在Ⅲ类及以下的208.4公里,占有水河段的51.3%。地下水方面,据河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石家庄分中心2013年9月对我市52眼监测井统计,1类水井为零,2类水井12个,所占比例为23.1%,3类水井24个,所占比例为46.1%,4类水井8个,所占比例为15.4%,5类水井8个,所占比例为15.4%(1-3类适用于各种用途,4类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用水,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用水,5类不宜饮用)。

  (三)城市水源地安全存在隐患 。一是岗南水库上游污水防护问题亟待解决。岗南水库控制流域15900平方公里,其中70%以上的汇水面积在山西省。滹沱河上游原平市是山西省重化工业城市,仅化工企业就有百余家。如原平市发生滹沱河水污染事故,受污染水体两天内可到达岗南水库。目前,岗南水库上游尚未建设拦污、导污工程,很难有效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二是岗、黄水库出现了水质富营养化现象。据省水利厅《水质通报》(2013年第2期)显示:目前岗南水库属中营养状态,黄壁庄水库属轻度富营养状态。如不及时加以治理修复,一旦发生类似太湖蓝藻爆发问题,将无法向市区供水。三是岗、黄水库上游及库区周边还存在非法排污、倾倒垃圾(仅黄壁庄库区周边就有垃圾10多万立方米)、违章建筑、非法旅游(岗南、西柏坡两个码头共有游船20多条,水上娱乐飞机两架,平时日均游客500人、旺季日均游客2000人)、库区埋坟等人为问题,水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四是滹沱河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南水北调中线以西部分院校和餐饮商户尚存在无污水处理管道、非法排污、自然渗坑等现象,垃圾堆放问题未能有效治理,对地下饮用水安全影响很大。五是重点区域地下水安全堪忧。由于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工业用水依靠大量开采地下水(2011年开采量约2439万吨、2012年开采量约2549万吨、2013年开采量约2416万吨),致使地下水降落漏斗不断扩大,若继续发展,循环化工园区将全部处于降落漏斗范围之内。虽然园区内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采取了防护堤、硬化防渗等措施,但万一发生突发事件(如炼油厂油罐破裂),将对我市地下水质量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四)全社会护水节水意识亟待加强。一是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浪费水的现象,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利用等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城市用水未能实现“分质供水、优水优用”,特别是在推行减量化、再利用方面,力度还不大,成效不够明显。三是科学用水的引导机制尚未建立。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措施与市场调节机制,自觉、自发地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三、对策及建议


  (一)注重源头防范,加强地下水源地管理与保护。一是建议尽早启动岗南水库上游拦污、导污工程。此项工程,2013年市政府常务会进行了研究,建议加快推进,尽快建成,防范上游来水对岗南水库可能造成的水污染风险。二是建议建立岗、黄水库水源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一名主管副市长负责,统筹协调,统一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工作,形成整体合力。三是建议学习借鉴北京密云水库保护管理经验,对库区严格划定分界线,设立防护网或绿化带,实行全封闭管理。封闭区域内,实行退耕还林,鼓励保护区内农民种植经济林,解决库区农民就业和生活问题。四是整合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填库(毁滩)造地、非法排污、倾倒垃圾、违章建筑、非法旅游、库区埋坟等违法行为。加大对重点区域,特别是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循环化工园区防污防渗设施的监管力度,防患于未然。五是尽快落实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议向省政府申请将岗、黄水库向下游供水收取的部分费用返还市里,用于库区生态补偿;市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确保库区移民及保护区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保护区村集体和农民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二)用足用好南水北调水资源。按照市政府要求,今年6月30日前,全市完成22座水厂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只有两座水厂完工,4座水厂刚刚开工,其余16座水厂还处在前期阶段,与原定目标相差甚远。建议加大督办力度,明确完成时限,着力解决有些县(市)区对配套水厂建设重视不够、进展缓慢的问题,确保尽早用上引江水,从根本上缓解我市水资源匮乏压力。

  (三)大力提升雨水利用和污水处理水平。一是加大人工降雨力度。根据地理布局情况,加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支撑力度,本着“能降则降”的原则,提高云层水资源开发力度。二是下大力兴建拦洪截水溢坝回灌工程。在西部山前冲洪积扇地域,利用其渗漏保水的有利地质,吸收溢水回灌地下水,为水源地储备“能量”。三是利用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及南水北调水资源,通过入渗场形式丰富滹沱河地下水资源,最大限度地补给涵养地下水源。四是在保障现有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同时,加快正定新区污水处理厂、晋州市第二城市污水处理厂和行唐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收集滹沱河沿线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做到达标排放。

  (四)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强化节水意识,完善节水措施。一是尽快编制《水源地保护规划》、《再生水利用方案》、《综合节水规划》。对落实《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节约用水办法》、《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等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二是加快自备井关停工作。据初步统计,市内五区共有自备井2729眼(其中农业灌溉机井2279眼,生活和工业用水机井450眼),日采水量约60万立方米,因多年连续超采,已造成城区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储量减少。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具体关停方案,分区域、分时段逐步实施自备井关停,节约地下水资源。三是研究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加速实施阶梯水价、同水同价,确保现有水和外来水水价有效对接。四是加大污水回用和中水利用力度,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达标水用于工业用水、绿化用水、景观用水、洗车用水、道路清洗等,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五是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浇灌新技术。据调查,2013年全市用水量31.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含林牧渔畜)22.48亿立方米,占全市总用水量的72%。建议大力推广微灌、喷灌、滴灌、渗灌和“一喷三防”等农业节水新技术,积极开展西部山区旱作农业综合研究,探索建立适宜山区、丘陵、平原等不同区域农、林、草耕作、灌溉节水模式。六是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节水的浓厚氛围。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通过公益广告、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节水的重要性及科学用水、安全用水、节约用水等知识,深化广大群众对节水工作的认识。通过评选节水机关、小区、学校、企业和节水标兵等形式,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从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节水意识。并把节约用水作为评选文明单位、文明乡村、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坚持节水习惯从娃娃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从社会各层面抓起,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科学用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