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加强对“跑腿公司”的行业监管时间:2018-10-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近年来“跑腿服务”也悄然兴起。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送外卖、送快递等,还有代为排队、代为遛狗、去医院挂号等等,由此催生出了各种跑腿类的APP或公司。在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行业快速发展也带来诸多问题。 一是业务范围存在“灰色地带”。随着跑腿业务的逐渐扩大,一些APP上开始出现了各种资质代办、黄牛等“灰色业务”,甚至还出现替人上课、代人点名、代人考试等“灰色业务”。 一、将“跑腿”行业纳入监管范围。目前,国家颁布的行业类别中,还没有将“跑腿服务”纳入其中,所以在“跑腿”行业监管上尚处于“真空”状态。建议各级政府应尽快制定出台行业监管办法,明确“跑腿”行业的所属行业、主管部门,对于“跑腿”行业的服务范围、服务资质、运作模式、收费价格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建立起一定的入行门槛,让“跑腿”行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对现有的“跑腿”公司进行摸排整治。在有了监管依据的基础上,建议监管部门对本地的“跑腿”公司进行全面的摸排与整治。一方面是重点审查其业务范围,确保其提供的都是合理、合规、合法的“跑腿”业务,对于涉嫌“灰色业务”甚至“违法业务”的,要立即关停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对违法用工的监管和惩治,对于行业内违法违规用人的现象要进行严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