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研报告要做到“六要”“六忌”时间:2018-10-09 政协组织的专题调研工作,是政协委员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了解党委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必要准备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调查研究要克服“六忌”,做到“六要”。 忌蜻蜓点水,要做到调研深入。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政协的调查研究只有深入基层到一线,才能获得第一手的真实资料。要搞好调查研究,仅靠听听汇报、召开个座谈会、从网上获取资料信息是不够的,必须亲自到一线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实地查看,重点了解调研项目的实际效果,特别是建议的可操作性。因此,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一定要勤快一些,只要时间允许,一定要亲自到一线去,获取第一手、原始资料,这是搞好专题调研的首要和必不可少的条件。 忌一叶障目,要做到调研全面。为使调查研究切实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点、某个层次上,必须在广泛性上下功夫。要从多角度、多途径去调查、分析,掌握事物的全貌。在具体调研过程中,既要把握重点、触及热点、反映亮点,又要攻克难点、化解疑点、披露暗点;既要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又要深入实地,广泛听取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收集相关的情况,切实努力做到求真务实,从中得出实在可行的意见建议。 忌大杂烩,要做到去伪存真。做好专题调查研究,对调查所获得的大量材料,整理加工、演绎归纳,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科学分析与综合,找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在调查中收获的大量材料中,由于有些提供者提供的材料并非第一手材料,或提供者提供的情况因与自己有利害关系,导致提供的材料真假难分,所以对材料的审核、补充、寻找佐证就十分重要。一定要掌握真实、客观的材料,剔除不客观、不公正的材料,还要注意多做些比较,如正反意见的比较,现在与过去情况的比较等,然后再进行整理加工。只有对“原料”进行分析、总结、概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忌敷衍了事,要做到密切配合 。做好专题调查研究,不能仅利用传统的召开座谈会和一般性地走走转转、听听看看,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一要注重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作用,集中群体优势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调研;二要协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联合调查,搭建各方合作的交流平台;三要与委员本职工作相结合,在选择题目、组织活动、座谈讨论和形成调研报告等环节上,扩大委员的参与面,尊重委员的意见和要求,保证调研成果的高度和深度。 忌华丽堆砌,要做到文风朴实。调研报告不是领导作报告,不是教授讲课,不是学者演讲,它靠事实说话,因此调研报告的文字要生动朴实,不要华丽花俏;要文字简练,不要拖泥带水;要数据一致,不要前后矛盾;要结论客观,不要主观臆断;要留有余地,启发人们去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忌只谈问题,要做到不谈方法。调研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说,发现问题不是调研任务的终结,而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初始认识。切忌搞调研只是为了凑材料给上面看,只会“看病”,不能“开药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调研报告形成后,要注意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参加座谈建议,力求所提的意见建议具有前瞻性,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总之,调查研究的开展和调研报告的写作,是政协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本身是一项比较艰苦的脑力劳动,怕吃苦的人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只要我们勤奋观察,主动掌握动态,选准课题;勤奋思考,提高综合分析研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辛勤练笔,反复修改,只有坚持多写多练,才能不断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党政领导和有关方面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