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大学生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的建议时间:2018-10-09 一、艾滋病疫情不容忽视,关口前移、势在必行: 2016年1-9月,全国对1.2亿人次进行了艾滋病检测,新诊断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9.6万人,94.2%是经性途径传播。男性感染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7:1,新诊断的感染者中,青年学生有2600人。这些疫情数据说明:青壮年是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受害者;青年和青年学生,特别是男生感染人数上升。 杭州的艾滋病疫情情况与全国基本相似。截至2016年10月31日,杭州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7085例,死亡登记655例。其中,2016年1-10月新报告HIV/AIDS 1017例。市卫生计生委方健国副主任介绍,杭州市艾滋病疫情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疫情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进一步趋缓。二是性接触传播仍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三是青年人群和外来流动人群所占比例较高。 因此,重视学生的艾滋病预防工作,切实将关口前移,对艾滋病预防,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具有战略意义。 二、教育部门落实艾滋病防制职责,依法依规、履职尽责;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先后出台了《艾滋病防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2006年第457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我省也出台了《浙江省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规。加之近年来,艾滋病感染者与病人中,青年与学生青少年学生人群的占比有逐年提升的趋势,先后下发了《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1〕1号)、《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的通知》(浙教体〔2015〕12号)》、《关于印发杭州市防治艾滋病性病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杭公卫委【2015】3号)等文件,明确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学生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体责任。 三、开展学生人群艾滋病防治,效益显著、刻不容缓; 当今社会,性观念越来越开放,给艾滋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针对发病日渐增高的青年人群,关口前置、做好预防,抓好中学生这个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意义尤为重大。 然而,目前多数学生以考分至上,忽视了健康知识,尤其是性健康知识的储备。多数家长在性方面羞于启齿;学校即使开设性安全教育课,往往流于形式,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基本健康常识,缺乏风险意识。 长期致力艾滋病研究的学者,全国艾滋病信息资源网络执行主任蔡凌萍认为,学生艾滋病感染数字的增加反应了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不足,对性的认识有局限性,加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指出,青年学生既是受艾滋病威胁的重点人群,也是预防艾滋病的生力军。通过学校、社会的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防制艾滋病的健康知识,牢固树立安全性行为理念,从而进行有安全措施的性行为,使艾滋病远离学生、远离青年、远离人类。 四、学生人群艾防工作推进,现状堪忧、困难重重: 我市学校密集,具有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然而,教育水平与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并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1.教育行政部门未建立省、市、区各级联动并相互协作艾滋病防治工作体系; 2.教育行政部门未将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纳入对学校考核体系; 3.学校方面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主体意识不强。 五、意见与建议: 1.建立并完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联动机制,使艾滋病防治工作覆盖全区各类学校; 2.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纳入对学校的考核体系,并定期开展考核,考核结果得到有效应用; 3.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举办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培训、丰富教育培训形式与载体,提高学校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要性认识,明确主体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