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首页 >> 民意 >>社情民意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详细内容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时间:2018-09-28     【转载】   来自:湖北慈善公益网

       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愿望。近年来,我市一些中小学生不堪心理重负,负气离家出走,甚至还有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选择自杀。引起很多部门的共同关注。

     当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师资力量匮乏。即使学校有心理咨询室或谈话室,所配备的老师一般不具备心理医师资质,遇到需要心理干预和治疗的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只能送医;

二是心理咨询室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由于民间传统意识存在歧视心理疾病患者倾向,现实中极少会有学生主动到心理咨询室或谈话室寻求帮助,使其形同虚设;

三是心理健康监测及管理上的脱节。目前,不是所有学校都能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学生升学、转学后不能将心理健康档案移交给新的学校。新学校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造成心理健康监测及管理漏洞。

   为此建议:

一、加快充实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按照相关标准,心理咨询老师与学生的比例至少为1:1000。学校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计划,务实推进,使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学校都能逐步向多配、配全、配齐心理专业老师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更多的师生、家长得到帮助;

二、重视建立师生共治、家长同治机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教育部门等多方联动机制,在巩固现行有效的社会实践、基地活动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建立师生共防共治、家长同防同治的合理机制;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档案管理体制。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隐性问题,教育部门应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引进比较科学的心理测试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为深入了解剖析学生心理现状、化解心理危机、制定教育方案等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心理档案,包括学生个案、疏导记录等加强隐私管理,严格保密纪律,使学生心理教育、校园心理教育水平得以提升,更加科学化、可持久;

四、创新学生心理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利用微博、微信、校园网站开设专栏,建立校园心理及生命教育微博。通过加强家庭、学校之间的联系,依托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队伍,构建心理与生命教育网络,及时根据心理教育新形势,修订教材,培训交流。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以及移动、手机等新媒体手段,通过办专栏,摄制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及生命教育专题类的影视教材,向家庭、学校、社会广泛宣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生命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五、建立公安、文化、出版等部门的联合保障机制,形成社会共管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联合保障机制的力量,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