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做好城镇化建设中乡土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时间:2018-09-28 一是加深对乡土文化保护的认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形式,培养公众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公众和全社会对乡土文化重视程度和传承保护意识。 二是健全保护机制。加强相关立法,对破坏乡土文化的行为进行惩戒。同时,设置专项资金,确保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三是强化传承培训。举办省市县各级培训,培养乡土文化保护专业人才;做好已经年迈的民间艺术项目优秀传承人的关爱工作,挖掘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资助鼓励他们培养传人。 四是丰富传承形式。举办相关群众性比赛,利用庙会、民俗节日引导群众恢复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举办展演、展示,使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生机;重视民间艺人在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并将文化遗产宣传教育融入到讲坛、讲座中;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申报工作,掌握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尺度。 五是打造乡土品牌。挖掘地方优秀文化遗产,普查、整理、挖掘,摸清家底,做好文化遗产的展演、展示活动,保护好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成果,建立民俗博物馆、民间美术厅和民间艺术资料库等,以公益形式免费对外开放;着力培育地方乡土文化产品服务品牌,把乡土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