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大对空壳农民合作社的整治力度时间:2018-09-27 近年来,农民合作社虽然发展较快,但在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不少合作社处于没运行、没收入、没分配的空壳状态。成因主要有: 一是创办目的有偏差。主要是为了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取得融资支持、完成当地政府下达的任务等。 二是自我发展动力不足。合作社后期发展中遇到了人才缺乏、资金短缺、自然灾害等问题,运作不正常,发展受阻,最终演变成为空壳社。 三是准入门槛过低。只要提供5个人的名单和身份证就可以登记注册,没有出资额的要求,不收费,也不需要验资。 对此建议: 一是对农民合作社注册登记提出基本的要求。农民合作社注册前应该由当地农业部门联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实地勘验,调查重点为入社成员是否真实自愿加入合作社,成员中农民的比例是否符合要求,办公场地是否确实存在,成员出资情况是否属实等。 二是强化对农民合作社的动态监管。实行动态监管,定期回访和日常巡查,增加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农业大学的优势,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能力培训。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四是适当调整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优惠政策。比如,减少直接资金补贴,加大对合作社发展基础条件的支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