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多
列标题 列标题 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列标题
百家号 头条号 网易号企鹅号搜狐号公众号
首页 >> 民意 >>社情民意 >> 关于加强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的建议
详细内容

关于加强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的建议

时间:2018-09-23     【转载】   来自:湖北慈善公益网

近年来,随着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深入推进,广大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各级工会组织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四送”活动和职工互助保障深度帮扶困难职工,取得了较好成效。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职工群众生存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困难职工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成都市共有建档困难职工家庭5776户。其中,城市困难职工家庭4246户,占困难职工家庭总数的73.5%;应纳入低保范围而尚未纳入的83户;自身具备脱贫条件的1317户;经国家制度保障后仍然面临较大脱贫压力的1655户。调研数据显示,这些困难职工家庭的致困原因主要可以划分为下岗再就业难或收入低、单亲家庭负担重、子女教育费用高、患大病医疗自费部分高、因病因残丧失工作能力等五大类,而我们的帮扶救助工作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帮扶标准过低,帮扶成效不明显。特别是对因病因残丧失工作能力的困难职工救助力度不够,对患大病致困职工家庭的救助渠道不畅。二是就业帮扶实效性差,流于形式。失业人员培训与就业市场脱钩,专业设置、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培训后难就业,成为领取失业金的过场。三是各部门帮扶信息不互通,没有形成合力。相关部门各自为政,沟通不畅,有重复帮扶救助和空挡缺失的现象。四是帮扶资金投入不足。困难职工的迫切需求与帮扶资金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帮扶救助工作的开展。

通过征求企事业单位、基层工会组织、建档困难职工的意见建议,经认真研究分析,我们认为,要按照市委高标准推进城乡扶贫开发的要求,扎实做好困难职工的精准扶贫工作,重点要把握好五个方面:

   一是加大帮扶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精准扶贫要求,统筹规划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把困难职工帮扶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加大帮扶救助资金投入力度。

   二是强化就业支持。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通过开展适应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扶持他们就业创业,从根本上解困脱困。

   三是改进政策支持。针对不同困难职工群体的实际,从政策层面予以保障,分类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对丧失劳动能力或领取的社会保险金不足以保障基本生活的困难职工,民政部门应通过将其纳入城镇低保制度、提高低保水平、加大帮扶救助力度等措施,提供兜底保障;对因病致困的困难职工,卫计部门应统筹建立城镇职工大病保险制度,将其纳入大病保险范围。

   四是整合各方资源。政府牵头联系有帮扶救助职能的部门,建立起资源共享、职责明确、沟通顺畅、注重实效的帮扶救助联动机制,统一调配帮扶救助力量,避免出现救助空挡或资源浪费,使帮扶资源发挥最大社会效益。

五是推进社会化运作。充分发挥工会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孵化、培育、指导、扶持社会组织承接困难职工救助帮扶项目,逐户摸清困难职工家庭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并通过社会组织撬动和挖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困难职工精准帮扶工作。

六是构建信息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管理手段,打造职工帮扶救助信息化平台,建立集业务管理、信息交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困难帮扶数字系统,更广泛地宣传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更高效地联系服务困难职工,实现救助资源与求助需求间的有效对接。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